首页

第六卷施政一方355章【荣归、回忆】(2 / 3)

第二天一早,他就开着自己那辆停放了好久的蓝色保时捷跑车,沿着高速公路,向滨海飞驰而去。自打当了县长后,为了规避嫌疑,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闲话,他已经很少开这辆车了。

走的时候,才是早上7点多,赶到滨海的时候正好是11点稍多一些。路上,路兵就打来了一个电话。嘱咐他到了之后赶紧通知他。

安在涛驱车进了阔别了大半年之久的滨海城区,他的车速很慢,左右四顾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街道以及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心头感慨万千。近乡情怯,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故乡都是亲切的呀!

眼前是那一幢令他眼圈有些湿润的橙色的滨海晨报大厦,大厦外表看上去非常光鲜,似是才刚刚装修粉刷清洗了一遍。开放式的院落里是一片茂盛的绿色,那沿街的一个花圃里朵朵粉红色的月季花正在迎风怒放,而抬眼望去,“滨海晨报”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那么地醒目!

安在涛心头微微有些感触。他将车停在了滨海晨报社门口的小胡同里。掏出手机找到了黄则名的电话,犹豫了一下还是打了过去。回来一趟不容易,顺便也看看老领导吧。

接到安在涛的电话,黄则名很是意外。

“哪位?”

“黄总,我是安在涛,房山市归宁县的安在涛。老领导……我回滨海来了,想要去看看老领导,不知道老领导有没有时间哟。”

“小安?……安县长。”黄则名惊喜道,“你在哪?”

“呵呵,老领导,我就在咱们报社门口呢。”

“我就在报社值班,你赶紧过来……”黄则名匆匆挂了电话,就出了办公室。

听说安在涛回来,晨报大厦中顿时“沸腾”了起来。安在涛这些年在官场上搞出来的“动静”,作为媒体人,滨海晨报的人一清二楚,而因为是晨报出去的人,大多数晨报人都在默默地关注着他。背地里,也不知道有多少青年记者将他视为了效仿和学习的偶像,听到这个消息,所有跟安在涛相熟的报社领导、中层以及普通的编辑记者都跟着黄则名下楼而去,迎接了出去。

安在涛将车缓缓开进晨报院中停好,刚下了车,他才向大厦门口扫了一眼,就望见了很多张熟悉的面孔。

总编黄则名,报社工会主席孙兰,副总编兼编办主任赵策,晨报新闻部的张刚、蒋冰、付瑞云、李湘、马晓丽、胡勇、孟阳……望着面前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察觉到他们投射过来的或是兴奋、或是嫉妒、或是复杂的神色,安在涛心头顿时升腾起某种异样的情绪来。

绚烂的阳光下,穿着白衬衣和黑色西裤的安在涛淡然地站在那里,在众人眼里,与几年前相比,这张英挺的面孔越加地老练成熟和圆润,而在光线的晕染下,他浑身上下被蒙上了一层迷离而迷幻的光彩。

黄则名、孙兰、赵策三个报社领导在前,张刚等人簇拥在三人之后。迎出了报社大厦。

黄则名微微上前一步,望着面前这个昔日的报社骨干和手下,心里的感慨自不待言。几年前,安在涛还是一个初出茅庐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记者,但几年后,他已经一跃成为正县级实职干部,成为省里前途无量、声名鹊起的青年后备干部。虽然同为县处级,但安在涛是一县之长,黄则名不过是一个报社总编,这其中的差别不可谓不大。

更重要的是,人家前途无量,升迁只是时间问题,而自己恐怕已经到顶了。想到这里,黄则名心头微微泛起一丝苦涩。

如果说以前的安在涛,只不过头顶上戴着一顶才华横溢的才子光环,但如今的安在涛,却浑身上下自然发散着权力摄人的威严,这种久在上位者养成的高高在上的威严,不是装就能装出来的。所以尽管安在涛人在咫尺,但给众人的感觉却好像是远在千里之外,可望而不可即!

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黄则名的感慨其实也正是他身后众人的心思,当然,除了李湘之外。安在涛突然回到晨报来,李湘也觉得有些意外。不过,她刚刚与安在涛见过面并在一起吃过饭,再见安在涛的“震撼感”自然就比其他人要淡了许多了。

更何况,在她的心里,安在涛始终都是安在涛。尽管他如今位高权重距离她越来越远,但李湘却始终固执地坚持认为,他还是过去那个稳重中略带着一抹青涩的小记者。或者,她是想永远保持住自己内心那一片美好的记忆吧。

安在涛向前紧走两步,一把跟黄则名握住了手,“黄总,老领导,好久不见了!”

黄则名哈哈一笑,握手后轻轻拍了拍安在涛的肩膀,“安县长,以后要常回来看看老同事、老朋友哟……”

黄则名本想叫一声“小安”,但话到嘴边却还是下意识地换成了“安县长”,他同样身为官场中人,心里自然明白,此刻的安在涛终归不是昔日那个青涩的小记者了,是位高权重的一县之长了啊……人家给面子来看自己这个老领导,自己还真就摆起架子来当“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