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卷激流勇进501章【省委书记探病!】(3 / 3)

“哦……小杨,你这是咋了?安主任的身体情况咋样?”电话里传来周烈的声音,听杨华接电话的声音微微有些气喘,不由问道。

“周秘书长,我没事,就是跑出来接电话哩,安主任的身体还好,医院说安主任是这几天劳累过度,心神过度疲倦导致的气虚,将养两天就好了,没有大碍的。”杨华笑着说,“医院说今天先给安主任挂两个营养液,明天给安主任做一下全身的体检。”

周烈沉吟了一下,“这样,安主任的家属在燕京……小杨,你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安排几个年轻男同志在医院里轮流照顾一下安主任——另外,你现在马上通知安主任,说是晚上省委领导有可能要亲自去医院探视他,请他心里有个数。”

杨华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小声问道,“周秘书长,是哪位领导啊,是不是三号老板?”

省委机关的干部们对于省委的一些个领导都分别有不同的“昵称”,比如把肖书记叫做“大老板”,陈近南为“二老板”,而在省委常委里排位第三的省委副书记麻明亮则毫无疑问地成了“三老板”。

周烈淡淡一笑,“不要乱猜。暂时还不清楚,我刚才向省委领导汇报了安主任工作中病倒的事情,省委领导非常重视……”

“好了,就这样,你们在医院等着,随时听我电话。”说完,周烈就挂了电话。

收起电话,杨华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却见安在涛已经醒了。他本来就没有睡太宁,杨华的手机一响,他就惊醒了过来。竖起耳朵听着杨华在外边打电话,从她的只言片语间也猜出了个大概。

他皱了皱眉,低低道,“杨主任,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身体不要紧的……这样惊动了省委领导,简直是……”

杨华苦笑着走过来,“安主任,这是我的工作,按照组织程序,您在工作中病倒,我必须要向组织汇报……”

……

……

晚上。

黄晓明来替换杨华,但杨华却没有回去,坚持留了下来。杨华去医院的餐厅里打来了红烧肉米饭,硬逼着安在涛吃了满满一碗。

快到7点钟的时候,周烈的电话突然打了进来,在电话里他匆匆沉声道,“小杨,你们马上准备一下,省委肖书记要去医院探视安主任,同时慰问省立医院的医护人员……赶紧做好准备!”

“大老板……”杨华大吃一惊,挂了电话她转头望着安在涛,心头激荡不已:安主任真是天大的面子!肖书记竟然会亲自来探视他……天大的面子啊!看来,安主任肯定是要接替周秘书长当办公厅一把手了,肖书记真是太看重他了……

“杨主任?”黄晓明奇怪地瞥了她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杨华这才回过神来,她的脸色微微有些涨红,定了定神才笑道,“安主任,刚才周秘书长打电话通知,说是肖书记马上要来医院探视呢。”

安在涛听了肩头一震,缓缓闭上眼睛,嘴角浮起一抹苦笑,心道:坏菜了,这回搞大了……看起来,非要留在医院里呆两天了。

*************************************

肖作年是当晚8点时分来的医院,当然不仅是探视安在涛,还有慰问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他之所以肯屈尊来探视安在涛,无非还是因为非典。安在涛好歹也是工作在非典一线的领导干部,加上又是在工作中“病倒”,作为省委书记,肖作年选择在这个时候探视安在涛,显然具有了更深更浓的政治色彩。

当然,对于安在涛个人的赞赏也是因素之一。

第二天,这事儿就上了省内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那张省委书记肖作年俯身与躺在病床上正在输液的安在涛亲切握手的照片,后来又被国内很多报纸广泛转载。

在报道中,肖作年对于安在涛“舍生忘死昼夜奋战在非典一线直至累倒昏迷”的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非典期间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忘我工作的杰出代表。

当天的《东山日报》还在2版(观点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专门就安在涛的事迹进行“正面点评”。

而《东山晚报》则在二版倒头条的位置处上了一条不大不小的稿子,题为《抗击非典,领导干部冲锋在前——记省委非典工作督导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安在涛》。

总之,在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下,省内各大媒体立即跟进,对“累倒在非典工作一线的安在涛”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正面宣传,一时间,安在涛倒是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全省领导干部的楷模,抗击非典的先进模范人物。

看完杨华送来的各大报纸,安在涛心里暗暗一阵汗颜,这究竟是哪跟哪的事儿哟……但是,他还就是不能解释,更不能否认和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