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2 / 3)

这用了个A级别的科研名额,就做出来了EUV光刻机用的镜片,这人还真是个人才!

如果给他一个S级别的科研名额,岂不是能够做的更出色,回头搞出来更牛逼的镜片?

徐申学当即带着笑容和钱大同打招呼说话,只不过这个钱大同似乎有些腼腆,或者不擅交际,面对徐申学都比较紧张,说话都不利索……

徐申学也不在乎!

他对真正有才华的技术人员一向来都是属于非常尊重的,顶级的科研人才从不会在徐申学面前感受到他身居高位的那种距离感。

徐申学在这些顶级人才面前,一直都是保持着很和善乃至热情的一面的。

简单交流之后,徐申学亲自动手给了他一个S级别的科研名额。

他手头上的S级别科研名额现在都有大几十个,给他一个问题不大。

这两年,徐申学虽然把大部分科研系统的成就点都给积攒起来,用来兑换SS级别的科研名额,不过每年还是会多少兑换一些S级别的科研名额的。

给钱大同一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这是不可能的……他还没有体现出来足够的价值和天赋!

百万成就点的SS级别科研名额,现在徐申学手头上一共只有三个,搞材料的王斌耀教授和搞数学的林安东教授,各自长期霸占了一个。

还有一个SS级别的机动名额则是看情况给一些科学家轮流使用。

不过基本也是给那些研究最前沿的数学,物理等前沿学科的科学家轮流使用……人家玩的都是前沿基础理论,旨在打破人类科学界目前的理论上限,开创人类科学未来的顶级人才。

钱大同,距离这个层次还差一些呢。

但是安排一个S级别的话问题不大,毕竟应用层面里的EUV光刻机也是属于非常重要的设备,里头的镜片更是核心设备,科研名额是需要重点保障的。

S级别的科研名额已经很难的了,实际上徐申学旗下的各企业里的很多顶级科学家们,连S级别的科研名额都没有呢,都只能用个A级别的科研名额。

甚至很多外人眼中已经是属于行业大佬级别,富有名望的科学家都只能混个B级别的科研名额呢。

这是因为,徐申学的科研系统的科研名额,是优先授予给核心技术人员,管理型技术人才虽然也给,但是基本只给低级别的科研名额。

说白了高级别的科研名额,只给真正干事的人,研发团队里的核心技术骨干,而这些人其实一般中青代科学家……科研领域里是需要靠脑子,同时也需要知识储备以及现代视野的。

数学家里这种情况最为典型和突出,一个科学家最成果最多,最突出的年龄段是二十几岁,三十多岁的时候……这个年龄段是一个数学家最巅峰的时间段,这辈子能达到什么成就基本就看四十岁以前了。

超过四十岁之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又会逐步下降,虽然还是能够做出一些数学成果,但是从能力而言已经不如四十岁之前了。

再考虑到科学在持续进步,而人对新知识的学习接受能力等情况,基本上也就导致了科学家这个群体里,真正干事的人往往是三四十岁这一群体的人。

年龄大一些的科学家则是在积累了足够的学术成果以及名望后,基本上都会开始转行带团队,成为一个管理型的科学家,带着团队搞研发以及培养中青代科学家。

当然,这并不是说管理型科学家不重要,实际上也非常重要!

这些老一辈的管理型科学家,他们有学术名望,有学术人脉,有足够的资历能够镇得住场子。

这样他们能够把一整个研发团队有效的整合起来并发挥各自的才华,就和曹星辰教授一样,你让他自己亲自搞光学领域的研究已经有点跟不上现在的前沿步伐了,但是你让他带一个前沿光学研发团队,让钱大同这种核心科学家发挥才华,那是小菜一碟。

所以不管是老一辈的管理型科学家还是真正做事的中青代科学家,徐申学都非常重视……

但是这种重视体现在任职上。

科研名额则是例外!

科研名额可不管你会不会带团队,只看你的科研才华天赋!

所以,徐申学手中的SS级别以及S级别甚至大部分的A级别的科研名额,都是给了这些中青代的科学家们,而不是老一代,地位更高的管理型科学家。

这就导致会出现这种场面:一个研发团队里,带团队的老一辈科学家只有个A级别或B级别的科研名额,而他手底下真正干活的中青代科学家则是有S级别的科研名额。

当然也有例外,王斌耀教授和林安东教授就是例外,他们自己也带团队但是也干活,顶着SS级别的科研名额……这是因为他们的才华肉眼可见,谁看都得说一个服字,哪怕没什么管理能力,但是照样能够镇得住场子!

再者,他们自己管理不行,但是往往还会配几个管理型的科学家给他们打下手,也不用他们实际操心什么带团队的问题。

他们只需要专心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即可,有什么事吩咐下去,自然会有人帮他们处理妥当。

给钱大同安排上了S级别的科研名额后,徐申学问起来了南方光学的各类光刻机的镜片产能。

作为南方光学的副总,同时兼任整个光刻机镜片事业部的负责人,曹星辰教授为徐申学进行了介绍:“目前我们的产量还算是不错的,EUV光刻机所使用的镜片,预计今年出货量能够做到二十五套左右,我们也在持续提升产能,预计明年能够把产能提升到三十五套!”

“出货量的主力则是DUV光刻机使用的镜片,这个出货量比较多,去年的时候我们一共出货一百七十套左右,今年的产能还能持续爬升,预计出货量能够提升到两百二十套,等到明年的话,我们有望把出货量提升到两百五十套!”

“DUV光刻机使用的镜片,在产能上我们已经能够做到比较大的弹性空间了,具体产能则是要看海湾科技那边的DUV光刻机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