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了一月份,智云集团内部的各事业部门也陆续给徐申学汇报了过去一年的成绩。
首先是集团里的核心业务——智能终端业务。
智能终端业务是智云集团里的现金奶牛,其营收以及利润支撑着智云集团一系列研发和扩张,包括半导体制造业务的扩张。
毕竟,这可是一个年营收超过三千亿美元,毛利润达到一千多亿美元的庞大业务!
在内部,其庞大的利润直接推动了智云集团的众多研发项目以及投资。
在外部,超过三千亿美元的庞大营收,每年都向各供应链厂商采购海量的各种零配件产品,又带动大量产业链的发展!
在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上,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都达到一百多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更多!
同时有着智云集团的一系列智能终端产品充当火车头,面向全球市场进行厮杀,又反过来推动了国内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手机SOC,到储存芯片,再到屏幕,电池,声学组件,摄像头,玻璃面板,震动马达等大量的零配件国产化、高端化!
然后再到中下游的半导体设计以及制造业,如智云半导体,智云储存,智云微电子,智云软件旗下的芯片设计软件。
再到更上游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高精度的各种数控机床以及其他制造设备。
智云手机为核心的一系列智能终端产品,其背后是庞大无比的产业链……而且还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准,部分零配件甚至是超过国外同行的超一流水平。
然后这个庞大的产业链反过来,又能够让威酷电子为代表的其他国产智能终端厂商给用上,并支持他们的发展。
现在的各类国产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不能说百分百,但是百分之八十以上采用的都是智云半导体旗下的W系列SOC,智云储存旗下的LPDDR内存或DDR内存,智云储存旗下的3D NAND闪存。
性价比高还不用关税,企业的采购成本更低,最重要的是供货充足,还不用担心被卡脖子……只要给钱,随便用……智云集团在这些核心零配件上,从来都不卡友商的脖子,哪怕是海外厂商采购也一样。
要知道,智云半导体的客户里还有四星以及LG呢……他们两家其实也采用了智云半导体的W系列SOC,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高通一个篮子,真这么干,高通还不得玩命收割他们的韭菜啊……持续采购智云半导体的SOC,这是他们用来向高通施加压力,压价的一个策略。
就像国内的厂商也不是全都使用智云半导体的SOC,智云储存的内存以及闪存,他们也会少量采用高通的SOC以及四星或美光等厂商的内存以及闪存。
供应链多样化嘛,这是企业规避风险,避免某个供应商一家独大的基本策略。
哪怕是水果也不能避免的大量采用华夏的供应链……尽管它的智能终端业务和智云的智能终端产品,是正面竞争对手,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和智云集团在供应链上进行合作。
水果的手机里,也采用了部分华星科技的屏幕……这个华星科技可是智云集团控股的。
其他的一些零配件也大量采用国内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也同时向智云集团供货。
水果和智云的供应链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重合的……而这也是水果推动了多年的供应链转移,始终都无法成功的原因。
水果离不开这些国产供应链,而徐申学禁止国内的供应链向海外转移……他也没有公开说过什么,但是他的态度一向来都是非常明确的:
老子一路把你给扶持起来,可不是为了让你跑去国外建厂,给其他国家的人带去就业和税收的。
你敢跑,我就敢撤单,然后各种施压,银行抽贷,设备供应商,原料供应商停止供货并追讨货款等等……不把你折腾破产不罢休!
这些供应链厂商跑去海外建厂,也是需要各种大量的工业设备的,而且很多都是国内专门研发的生产线设备,直接从设备源头卡死你,看你怎么转移产业链!
早些年的时候,还是有些看不清楚的大傻子,跑去海外建厂,给水果和四星等企业供货!
徐申学直接下死手,撤单加断供,鼓动债主追讨欠款,再追加各种专利侵权起诉。
而且还派人去联系海外当地的一些地头蛇,给他们来个罚款,吞并,非常规商业竞争手段。
然后,跑出去的这几家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
于是乎,就传出来了不少国内企业跑出去建厂,然后各种被坑血本无归的新闻……
一些人多少知道一些内情,也有人不知道,但是不管如何,后面就很少有人提出海这事了。
徐申学对此很满意……这样就对了嘛,好好留在家里做产业,拉就业,国内就业多了,经济好了,国内需求也就高了,然后这市场才能做大做强啊。
有了市场,才能让企业活的更好啊!
老子扶持了你那么多年,各种资金和技术扶持,把你给扶持起来了,现在看见国外人力成本低,国外大企业一施压就想跑路……把就业什么的也给带走了,那么这么美的事!
生意做到徐申学这种程度,徐申学已经更加在乎一个更加宏观的东西了,追求的是整个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这后面企业才好经营啊!
如果经济大环境都不好,就业拉不上去,工资水平也拉不上去,智云集团还玩个毛线……人家可是做高端产品的!
人们兜里没钱,还怎么消费智云的各种高端产品啊?
至于说国内工资水平上去了,导致成本上去了,产品出海竞争力下降……这纯粹是多余的想法。
高科技行业里,其实制造阶段里的人力成本比例其实是很低的:一台智云手机,一千美元的售价里,负责代工的威酷电子赚的也就十几美元而已,占比极低!
人力成本多一点或少一点其实很难大幅度影响不了产品的售价……真正影响售价的其实是各类芯片以及屏幕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智云集团所掌控,可不会因为你跑出国去,就便宜卖给你……相反,因为关税的存在价格还更贵呢。
再说了,国内都把智能终端供应链玩到全球垄断的程度了,便宜一点还是贵一点,国外的消费者照样得卖……因为他们没得选。
因为当代地球上,也就华夏有完善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其他国家都没有……垄断的东西,贵一点便宜一点其实区别不大,反正他们都得买!
但是总是有些人喜欢犯贱,为了节省芝麻绿豆大的所谓人力成本,就跑出去……对此,其他行业徐申学管不着,但是智能终端行业,谁敢跑他就弄死谁!
因为,国内需要这个庞大产业链上的海量中低端就业岗位!
虽然徐申学喜欢玩各种高科技产品,什么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半导体,还有L4级别的智能电动车,低空飞行器,虚拟设备产业,机器人,星际飞船大火箭,月球基地等等……旗下的智云集团的员工们,都是拿着超高收入。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重视低端就业……威酷实业和海蓝汽车可也是他的产业呢。
玩人力密集行业的威酷实业,旗下各生产基地里的一百多万名工人,中位数月收入也就几千块而已。
海蓝汽车的各汽车工厂,也有数十万名工人,这些工人拿的薪水也是大几千的水平!
这些制造行业里的低端就业,徐申学也是很重视的!
这每年新毕业的大专生以及本科生都一千多万呢,然后还有海量的高中或中专里的毕业生也需要工作……没有海量的就业岗位怎么吸纳他们啊?
总不能人人都去智云集团当研发工程师吧……这不现实!
一个良好经济体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高端就业岗位,更需要海量的低端就业岗位……
有了海量制造业的就业岗位,才能催生各种服务行业里的就业岗位,然后形成良性循环。
这有了良性循环,智云集团搞出来的各种黑科技产品,这才能在国内卖出去啊……不然的话经济水平上不去,消费需求上不去,在国内卖出去多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