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章 .18(1 / 2)

梁千之所以能从宋元手里如此轻易就出来了,就在于他的圆滑,见好就收。``

宋元话中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想要拉拢他,颇有不能为他所用就杀了的意思,梁千之前对他避之不及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如今的安稳低调,既然已经失去了这种安慰,那么他就没必要再继续遮掩,他顺水推舟的假意投诚于宋元。

其实他这样做也有不少好处,且不说远了,单是春闱的榜首就必定是他,一来他确实有才,二来有宋元和太后的施压,状元的头衔落不到旁人头上。

这样也好,至少梁千将来在官场上也可以算是平步青云了。

还能省了苏承淮不少的事。

梁千从宋府里出来之后,确定自己身后的尾巴被甩开了,才敢走后门前去七王府,有些事他自己一个人做不得主,还必须听苏承淮的指令。

苏承淮连夜见了他,诚如两人第一次见面,苏承淮还是面色冷峻,冷酷的不近人情。

梁千先开口,“爷,宋元不止将目光盯在我一人身上。”

苏承淮反应冷淡,“那是自然,宋元这个老狐狸不可能将全部的筹码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他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就是结党营私,若是只巴结或是培养一人,宋氏一族早就被连根拔起了,朝堂上的关系错综复杂,宋元几乎勾结全部的朝臣,只除却一小部分无足轻重的官员。”

朝政的腐.败,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事,但在大越国的今天是最严重的时刻。

当年,苏承淮曾经问过显庆帝,何不将宋元杀了?

显庆帝是这样回答的,参与这种事的人不止宋元一人,几乎所有的朝臣都被牵连其中。

当时的苏承淮毫不犹豫的接口道,那就全都杀光。

显庆帝失笑不语,这在他看来是下下策。

可这些年过去了,显庆帝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苏承淮的说辞虽然血腥,但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对付有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只能用锋利的刀剑来逼退他们,逼的他们听话顺从,不敢造次。

大越国的文人子弟那么多,总有人是愿意效忠他们的,还怕找不出人做官吗?

梁千的话打断了苏承淮的回忆,他接着说:“爷,如今我已假意投诚宋元,他对我不是十分十的信任,况且他还有备用人选。”梁千考虑了下措辞,接着说:“便是江州刘言,刘言为人奸诈,趋炎附势的很……”后面的话不用他说,苏承淮也能猜出个大概。

梁千和刘言是死对头,惊才艳绝这样的名气自然不能落在两个人的头上,大多数人总喜欢将他们两人作比较,梁千心气高,自然是不屑于同刘言比较的,乡试时刘言曾暗中讽刺过梁千,大致的意思便是梁千这样的人上不得台面。

对于刘言这个人,苏承淮也略有耳闻,江州神童,五岁便出口成诗,七岁通读四书五经,当然了这些消息都是从江州传来的,几分真几分假,苏承淮也不知道,更不曾去查,没有必要,对于他看不上眼的人,不需浪费那些精力。

苏承淮沉吟片刻,缓缓道:“你放心,我自有打算,你现下只要取得宋元的信任,让他全心全意的相信你,栽培你,让他一心一意的替我做登天梯,他生性多疑,你恐怕要多用下些功夫了。”

梁千绷着背,一丝一毫都不敢放松,他说道:“王爷大可放心。”

他从六岁便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逢迎别人是他擅长的事,想要取得宋元的全部信任对他来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不过需要些时间罢了。

苏承淮听见这句话,才露出了满意的神情,对他颔首,“你回去吧,近些日子不要再过来了,有什么急事便告诉林风。”说罢,便又喊来站在门口守着的林风,对他吩咐道:“你送他回去,切不要让人发现了。”

林风领命,带着梁千离去。

苏承淮坐在书桌前,修长的指慢悠悠的敲打着桌面,发出清脆而又有节奏的声调,忽的,他发出一声轻笑,他想到了一个对付刘言的好计策。

明日他便要有意无意的透出他欣赏刘言的消息,在将刘言请来七王府,谈上一段时间,他就不信,宋元知道后心里会不膈应。

说来这也不是绝佳的计谋,不过是个简简单单的离间计,不过这确实对付宋元最好的办法,因人制宜,宋元狡猾伪善,疑心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