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76章 任重道远(1 / 3)

五代十国的登基流程以“合法性构建”为核心。

刘弘昌虽然不是以储君名义顺位继承,但刘玢在位一年,并没有留下子嗣,而刘弘昌兄终弟及,又有所有亲王与百官共同推举,他继位的合法性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登基流程,基本也延续了唐朝的“劝进—告天—改元—封赏”的流程。

但毕竟是乱世,自然会有各种不同。

比如赵匡胤!

他就多了黄Pao加身、回师逼宫、禅让大典!

而咱们这位王爷,虽然也是“被”黄Pao加身,但没有逼宫,更没有禅让,而是由所有亲王、文武百官共同迎入皇宫。

劝进的流程自然也就免了。

所以,接下来就是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也就是祭天告地、受玺与改元、颁布即位诏书、大赦天下这几个流程。

但有两位贤明老成的宰相在,刘弘昌自是不必操心这些事情。

可刘弘昌也有自己要操心的事情,甚至自入主皇宫以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他很清楚,如今的大汉说是一个国家,但若放在上一世,那也就比一个省大不了多少!

上一世,他虽然是省长助理,有一定的治理经验。

可没办法,通过这段时间的盘点,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大汉基本盘的薄弱。

人口方面,大汉只有80多万,甚至还不足百万,而且其中还有大概20多万的对朝廷忠诚度不高的少数民族。

财政方面,年收入800万两白银左右,。

其中关税单月 20万两左右,占 30%。

农业税约占总收入 20%-25%,不足两百万两,其他的如手工业矿业税收约占总收入 10%-15%(80万- 120万两)。

可近些年,特别先帝晚年,以及刘玢在位的这一年,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根本就入不敷出。

各项支出中,军费开支占比最高,约 40%-45%(320万- 360万两),用于维持战象部队(约 300头)和禁军。

宫廷消费占比也很大,刘玢荒淫无度,大兴土木,这一年的支出竟约占 20%(160万两)。

还有朝堂大大小小官员的俸禄支出,以及赈灾、水利工程基建等支出。

这还不包括皇帝动不动就要赏赐所带来的支出!

仅仅从这些账面数据,刘弘昌就能想象南汉的百姓过得有多苦,而越是这种情况,腐败也就越发严重。

至于军队数量方面,不算那些名义上的乡兵与少数民族土司、酋长掌控的兵力,再加上之前循州平叛失利造成的损失,如今真正可用之兵不足十万。

其中禁军约 2万- 3万,驻守兴王府,装备精良,含战象部队(约 300头)。

地方镇军约 3万- 4万,分布于韶州、桂州等战略要地,以步兵为主,部分配备弩机。

水军约 1万- 1.5万,控制珠江航道,拥有战船 200-300艘,负责沿海防御和贸易护航。

可刘弘昌很清楚,南汉的这些军队内部腐败严重,战力低下,效率极低,循州平叛失利便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耕地面积方面,账面上也只有约 300万- 400万亩,而且大部分集中于珠江流域。

刘弘昌很清楚,仅仅是这为数不多的耕地面积中,还有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上次潮州赈灾,他就深刻领会到了土地兼并的严重性。

刘弘昌根据现有账面数据保守估计,官僚、地主和寺院至少占据 60%-70%耕地。

留给百姓的能有多少?

就这样的一个基本盘,也不怪人家苏然瞧不上自己,瞧不上南汉!

换做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刘弘昌自己,也绝不会相信这样一个基本盘的南汉能一统天下!

唉!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啊……

但既然坐上了这个皇位,刘弘昌自然不会躺平摆烂了。

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难题也要一个个攻!

而在他看来,治理南汉的第一步必须是朝制改革!

没有一个好的朝堂班子,没有一个高效率的朝堂制度,后续所有的改革都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