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0章:诗歌创作(1 / 3)

武修文独自站在空旷的海滩上,海风吹拂着他单薄的衣衫,带来刺骨的凉意。刚才那短暂紧握的手,那拂过额角的指尖温度,那近在咫尺的温热气息,还有她眼中盛满的星光……一切美好的悸动,都仿佛是一场被强行惊醒的幻梦……

海风带着咸涩的凉意,穿透武修文单薄的衣衫,直往骨头缝里钻。他独自站在空旷的海滩上,刚才黄诗娴指尖拂过额角的触感,还有她眼中盛满的星光,都像退潮的水,迅速冰冷地消逝在沙砾间。

黄海涛那最后穿透夜色、复杂难辨的眼神,像一根无形的冰刺,狠狠扎进他心里。审视,疑虑,还有那丝若有若无的警告……像一道无形的线,横亘在他和那片温暖的光之间。车窗升起,隔绝的不仅是视线,更像是某种宣告。

叶水洪那张被雨水泡得发白、狰狞地拍在窗玻璃上的纸条,此刻无比清晰地浮现在武修文眼前。那个名字本身,就带着阴冷的腥气!

他猛地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冷空气,拳头在身侧攥紧,指节发出“咔”的轻响。月光照着他挺直的脊背,孤寂如礁石,也冷硬如铁。眼底翻涌的,是冰冷的决绝。

那噩梦,从松岗一路追到了海田!它没有结束,反而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张开,意图吞噬他刚刚抓住的这点微光,还有……那个像海风一样闯入他生命的女孩。

………………………………………………………………………………………………

海田小学的清晨,总是被海雾温柔地包裹。咸湿的空气里,木麻黄在风里沙沙低语,像在交换一夜的秘密……

武修文推开六年级一班教室的门,熟悉的喧嚣扑面而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搬动桌椅的吱呀声、课代表收作业的吆喝声……组成了一曲生机勃勃的晨间交响乐。昨夜海滩上那刺骨的寒意,似乎被这喧闹的人间烟火气驱散了几分。

“武老师早!”

“老师,昨天的附加题我解出来了!你看!”

几个小脑袋立刻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小骄傲。武修文接过那写得密密麻麻的作业本,仔细看着那道题目的解法。步骤清晰,思路严谨,甚至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冲淡了眼底残留的阴霾。他抬起头,脸上是掩不住的惊喜和赞许:“好!非常好!张伟,你这思路很开阔啊!还有李娟,你这第二种方法,老师都没想到!大家看看,这就是用心思考的成果!”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教室每个角落。刚才还有些嘈杂的教室,慢慢安静下来,孩子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武修文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那道题,开始讲解张伟和李娟的思路,又引导大家思考更多可能性。

“……所以,数学的美,往往就藏在这些不同的路径里。”他放下粉笔,看着下面一张张专注的小脸,“就像我们海边的路,条条都能通向大海,看到的风景却各有不同。重要的是,你们敢想,敢试!”

孩子们的眼睛更亮了。后排一个平时有点怯懦的男生,犹犹豫豫地举起手:“武老师……我,我还有一种笨办法……”

“哦?”武修文立刻鼓励地看向他,“王海生,大胆说!没有笨办法,只有不同的方法!说出来我们一起看看!”

王海生红着脸,磕磕巴巴地说了他的思路。虽然步骤繁琐了些,但逻辑是通的。武修文耐心听完,不仅没有否定,反而在黑板上把他的步骤也写了下来,分析了其中的优点。“看到了吗?王海生的方法虽然步骤多,但每一步都非常稳,基础打得很牢!这也是本事!”

教室里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王海生的小胸脯挺了起来,脸还是红的,眼睛却亮得惊人。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讲台上,照亮了武修文温和的侧脸,也照亮了孩子们眼中被点燃的求知火焰。这一刻,讲台仿佛成了小小的灯塔,驱散了他心中最后一点寒夜的阴影。生活再艰难,只要站在这里,只要看到这些眼睛里的光,他就觉得脚下这片土地是坚实而温暖的。

下课铃声清脆地响起,教室里立刻恢复了活力。

武修文收拾好教案,刚走出教室,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就在旁边响起:“武老师,行啊!这六一班的孩子,最近连上语文课回答问题都顺溜了不少,普通话进步神速!这功劳簿上,得给你记一大笔!”

是赵皓星。他抱着语文教材,倚在二班教室门框上,脸上是真诚的赞许,还带着点调侃。作为六二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最为敏感。

武修文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赵老师说笑了,是孩子们自己努力,语文基础打得好!”

“哎哟,武老师你就别谦虚了!”郑松珍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刚洗好的苹果,“咔嚓”咬了一大口,声音清脆,“我们办公室可都传开了!你那一口‘新闻联播’腔,字正腔圆的,孩子们能不受熏陶嘛!赵老师这是变着法儿夸你呢!”

她促狭地朝赵皓星挤挤眼。

赵皓星笑着点头:“松珍这话糙理不糙!确实,孩子们整体表达清晰多了,这对理解课文、写作都有很大帮助。李校和梁主任推广普通话这步棋,真是走对了!武老师,你是先锋!”

他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武修文心底涌起一阵暖意。这种来自同事的、基于事实的认可,比任何空洞的安慰都更有力量。它像一块小小的基石,填补了昨夜被黄海涛眼神刺破的裂隙。

“谢谢赵老师,松珍老师!”他声音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郑松珍三两口啃完苹果,随手把果核精准地投进走廊尽头的垃圾桶,拍拍手:“该做的也做得好,那才叫本事!对了,中午‘国际厨房’开火!小丽说弄到几条新鲜的小杂鱼,诗娴点名要露一手她的拿手绝活:香煎杂鱼!武老师,你可别又躲宿舍啃馒头啊!你那点饭量,连我家猫都喂不饱!”

她声音清脆响亮,带着不容拒绝的爽利!武修文脸上的局促一闪而过,刚想开口,郑松珍已经像一只灵巧的海鸟,转身飞向了教师办公室,只留下一串轻快的脚步声和空气里淡淡的苹果清香……

武修文望着她的背影,那句习惯性的推辞卡在喉咙里。郑松珍那句“连猫都喂不饱”,像一根小刺,扎得他耳根微微发热!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依旧单薄的手腕。自从“国际厨房”开伙,他确实……很久没有只靠馒头度日了。那些精心准备的饭菜,那些被“强硬”分到他碗里的鱼肉,还有黄诗娴默不作声添上的份量……点点滴滴,早已汇成一股无法忽视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