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初的那半个月里,帝国政坛因为立储风波掀起了剧烈的变动!
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里,内阁总理大臣毕余同被革职,工商部协办大臣洪伯北被贬,另外有多名各部司局以上的官员或被革职或被贬外地方。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受到同僚,属下等被革职,贬职官员的影响,其他一些高级官员也是被殃及池鱼。
政治斗争永远都是不是单独的,而是一打一大片的那种,这毕余同被革职,洪伯北被贬低,连带着这一派系的官员也是倒霉了起来,就算林哲自己不动手,但是他们的政治对手,比如郭龙云,江道泉他们就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1864年的一月份,帝国政坛持续震荡,一个月里,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司级以上的官员有被影响到,或是被调动职务,或是被贬职,革职等,另外帝国地方各省里的一把手,也就是各省巡抚也有所变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不外乎就是江苏巡抚薛焕入阁。
随着总理大臣毕余同的去职,帝国也不能一直没有总理大臣,所以一月六号,江苏巡抚薛焕就是奉旨进京,随后其以原‘内阁协理大臣’的身份署理内阁事务。
一月二十五号,帝林哲授其伯爵爵位,赐宅一座,特制马车一辆以及其他各式赏赐,次日也就是二十六号,委任其为帝国总理大臣。
薛焕最终被授予帝国总理大臣一职,也就代表着闹的轰轰烈烈政治动荡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政治动荡中,以往毕余同多年积累的政治派系势力几乎被横扫一空,和毕余同交好以及毕余同往年的下属们大多都是被踢出了政治中心,而这群人其实并不少,仅仅是司长,布政使以上的官员就有二十几个,其中仅仅是巡抚就有三个。
毕余同的政治派系被彻底消灭干净后,江道泉、郭龙云,薛焕等人的政治派系是把腾出来的政治利益全部给吞了下去。
其中获利最大的自然是久居地方的薛焕。
不过争夺内阁总理大臣这个位置的时候。他暗地里和郭龙云以及江道泉也是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尤其是郭龙云。
他以前和郭龙云算得上是政治盟友的关系。但是随着毕余同因为立储风波而被林哲革职,这空出来的内阁总理一职可都是他们志在必得的。
虽然说让谁当这个内阁总理是林哲的决定。但实际上这两人在暗地里的争斗依旧非常激烈。
如今薛焕胜出并成为了内阁总理大臣,但是他和郭龙云两人已经不再是以往的盟友关系,而是变成了政治对手。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对立还是林哲一手跳起来来的,他可不愿意看见郭龙云和薛焕继续保持盟友关系。
就和以往他刻意分化,并制造了毕余同,郭龙云,江道泉,薛焕等人的矛盾一样。现在的他同样制造了郭龙云和薛焕的冲突和矛盾。
作为一个统治者,手底下的臣子们有没有才华和能力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得牢牢的控制住政局走向,要想掌控局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让手下人抱成一团。
因为你才是所有臣子们效忠的对象,而不是某个大臣领袖,而一旦你手底下的人万众一心并围绕在某个领袖身边的时候,那么你的皇位也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