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终于回过神来,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行礼。
徐林刚刚那副花痴的样子,也被明玥公主收入了眼底。但她并没有什么表示,因为她从十四岁开始,就见过了无数次那样的眼光,那样的表现。
时至今日,她早已经麻木,她对徐林没有任何特别的期待,她只是有些事情要问问这位“天碑学院的幸存者”而已。
所以,她也不打算直接与徐林对话。
明玥公主对桃夭耳语了几句,便坐在了帘幕后的椅子上。
“殿下赐座。殿下有些问题要问你,你且好好作答,务必如实详尽。”
“谢殿下。殿下尽管提问,学生定然如实回答。”
“殿下想知道,为什么天碑学院里的人都失踪了,只有你一个人活着回来了?”
“此事说来话长,且听学生慢慢讲述。”
徐林的说书人之魂觉醒,他开始声情并茂地将那天夜里的遭遇,自己如何遭遇杀手大难不死,如何被老刘头搭救,躲进了天碑林迷阵,又如何被第二次杀害,最后怎么被“创世神明”复活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他没有提“须臾之间”的故事,因为他觉得,对于这位公主来说,那段内容过于晦涩,就算他想说,也说不清楚。
经过先前的几次讲述,如今的徐林再次讲起这段故事来,可谓是绘声绘色。
徐林的故事听得帘帐后的桃夭目光灼灼,表情不断变化,当徐林讲到惊险奇异之处时,她甚至会捂住嘴巴,以免自己惊呼出声。
就连房间里的金甲卫士和宫人,都有几个忍不住侧头看了徐林几眼。
不过,他精彩的讲述,并没有让明玥公主的心绪有什么起伏。
但公主也明确了一点,眼前这个学子身上确实有目前解释不了的奇遇,恐怕牵扯了许多重大的因缘。
于是,等徐林说完之后,她又对桃夭耳语了几句。
桃夭收到吩咐,点了点头,对徐林说道:
“殿下再问你,那天夜里,在你遭遇杀手之后,还有没有再见过圣亲王殿下。”
这个问题,倒是第一次有人问徐林。
他思考了一番,回答道:
“见过。”
他的这句回答,终于让明玥公主动容了,公主快速起身,走到帘帐前,直接开口问道:
“何时?何处?如何见到的?”
公主的声音真是悦耳动听啊……
不过现实不允许徐林再犯花痴,他能感受到公主严肃的目光正盯着自己。
徐林平复了一下心情,回忆之门缓缓打开,他平静地回答道:
“就在那夜,我被困进天碑林迷阵后,在我的梦里,见过圣亲王殿下。”
“梦里!?”
明玥公主的声音充满了质疑与不可思议。
“没错,在学生的梦里。”
“你可知,故意消遣本宫,是何罪?”
明玥公主语气严厉,在这个问题上,她不容任何人跟她开玩笑。
“殿下,是真是假,您听我讲完自有分辨。”
徐林开始讲述,他在须臾之间里看见的,有关圣亲王的一幕幕人生重演。
这一段回忆,他还是第一次跟人说起,就连当初在跟南宫熙三人交换情报时,他都没有说过。
因为当时的他,还不太确定这段影像究竟是什么。等他真正明白这是属于圣亲王的人生回溯后,他觉得,这个内容,只能讲给圣亲王殿下的家人听。
比如,眼前这位公主。
“在梦境里,我不仅见到了‘现在’的圣亲王殿下,我还见到了从前的殿下……”
徐林娓娓道来。
从那个为了得到父亲认可而埋头苦读的稚童开始说起。
再到那个为了实现师尊定下的目标而不舍昼夜地刻苦练功的少年。
然后是那个游历四方,看遍人间疾苦后,为解救卧龙江水患灾民而力竭倒下的白衣侠客。
接下来是带领士兵大破敌军的统帅,用新式农具带领百姓开垦荒地的发明家。
最后是在书案前没日没夜批阅文书的摄政亲王……
徐林一口气讲下来,他的心中又一次有了当时那种感慨。
圣亲王殿下,仿佛一个与九州世界格格不入的外来者,他一直为了这个人间在奔波劳碌着,却从没有考虑过自己想要什么。
徐林长长的故事说完,房间里变得很安静。
明玥公主则静静地站在白纱帘幕前,一动不动。
侍女桃夭走到她的身边,看了看她的脸,突然轻呼出声:
“殿下?您没事吧?”
明玥公主的脸上,一行晶莹的泪水正在缓缓落下。
“无妨。”
明玥公主摆了摆手,任由焦急的桃夭把自己的泪水擦干。
这么久了,她终于又听到有人如此详细地说起圣亲王的事迹。
这个学子没有说谎,他确实在梦里看见了自己的王兄。不然,他不可能说出如此详尽而又准确的故事。
可明玥公主不明白,为什么她日思夜想的兄长不出现在自己梦里,反而会出现在这个素昧平生的学子梦中呢?
明玥公主示意宫人把帘幕打开。
她的真容,出现在了徐林的面前。
她灿如星辰的眼眸,因为流泪而微微有些红肿,她的脸颊上还有些微泪迹。
这让她出尘的容貌又增添了一丝惹人怜爱的柔弱。
徐林毫无悬念地陷入了花痴的状态中。
公主实在是太美了……
徐林静静地欣赏着她,以致于甚至忘了呼吸。
“徐公子,谢谢你。”
明玥公主罕见地对他人表达了谢意,这让跟随身边近十年的桃夭都感到了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