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十八章 书箱,干粮和爱(2 / 3)

箱体用的是经年的老楠竹,剖成竹片打磨得光润如玉,一片片紧密嵌在一起。内里的框架是松木的,轻得苏录单手提着都不费劲。

箱盖边缘同样经过细心打磨,摸上去滑溜溜的。合盖时绷簧卡进槽中,发出悦耳地咔哒声,严丝合缝到一张纸都塞不进去。

为了防止他提着硌手,二哥还在箱盖提手上,细心地缠上了靛蓝棉绳。

箱子内部分三层,最上层是收纳文房四宝的浅屉,给毛笔、砚台甚至水注都留好了凹槽,还垫着靛蓝粗布,以防笔砚滑动。

“这每一层都是独立的。”二哥提起浅屉,向苏录展示道:“到了书院,可以直接把上层拿出来当文具盒。放学时就把它再装回去,可以给下头的书本箱起到挡雨的作用。”

“不过墨盒不在这里头,我把它设计在了最下层,这样万一墨汁撒出来,也不会污染到中层的书本。”二哥又补充道。

“二哥实在是太细了!”苏录已经词穷了,只知道猛竖大拇指。

再看中层采用对开门设计,空间最大,最多能码放两摞共二十卷书!内里还衬了防水油布,以保护珍贵的书本。甚至有可以随意抽卸的活动隔板,可以卡住书本。非但便于对书本分门别类,还能防止书本因剧烈活动而损坏。

底层又回到了抽屉样式。这一层是用来装饭盒的,旁边分了两个小格,一个装酱菜,另一个自然是专门给墨盒留的。

此外,还有两个竹筒嵌卡在书箱两侧,左边是水壶,右边则装了一卷防水油布。

二哥给苏录演示道:“一看到要下雨,就抽出油布,油布里有两根龙骨,可以插在两根竹筒上,这样就成了个挡雨帘吗。等闲下雨就淋不到你了,你就可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了。”

“当然要是大风大雨的话,就老老实实把油布披在身上,连人带书箱一块裹住。”

说完他问目瞪口呆的苏录道:“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还可以改。”

“简直太周到了。”苏录断然摇头道:“二哥做的书箱堪称完美!多谢你二哥!”说着使劲抱了抱他,可惜二哥之宽,一人抱不过来。

“就冲这个最好的书箱,我也绝对不能让人家半道撵回家!”苏录发誓道。

~~

当晚苏录装好书箱,便拿出学规背诵起来。

《太平书院学规》共二十一条,分为‘定居、尊师、监察、分斋、给假、专业、日记、习礼、考核、听讲、课期、课题、给书、掌书、门禁、院规、守法、正习、附课、杜弊、学成。’

这二十一条学规,详细规定了书院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蒙学时期的‘十戒九要’可详细太多。最重要的是明确了章程和奖惩,变成了切实可行的规范,而不再是空泛笼统的要求。

比方十一条‘课期’曰:每年自三月至腊月,皆有课,共十课,遇闰加课。课于中旬,张榜排名,前十皆有奖赏,以名次为差。

再比方说,规定拿不到八分,就会被直接退学的‘升斋等第法’,在第九条‘考核’中有详细表述。

对如今的苏录来说,背这点东西只消片刻。为了吃透规则,避免逾矩,他还特意抄写了一遍。然后便早早睡下了。

这一晚上苏录极难入睡,二哥的呼噜都快镇不住他了。